汉宫春晓图
《汉宫春晓图》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,被誉为中国 “重彩仕女第一长卷”。此画描绘了汉宫春晓的情景,画面中宫女们身着华服,妆点艳丽,在春光中忙碌着,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热闹。
详细介绍
基本信息尺寸:纵 30.6 厘米,横 574.5 厘米。
收藏地: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创作时间:大约于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(1540—1544 年)间创作完成。
画面内容
- 人物众多:画面共描绘了 113 人,包括后妃、宫娥、皇子、太监、画师等,人物衣着纤华,姿态各异。
- 场景丰富:用手卷的形式描绘暮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场景,如妆扮、浇灌、折枝、插花、饲养孔雀、歌舞、弹唱、吹奏、围炉、下棋、读书、斗草、对镜、观画、戏婴、送食、挥扇等。
- 布局精妙:从 “汉宫” 外景画起,晓烟笼罩柳梢,花柳点出 “春”,展烟带出 “晓”。入宫墙内,可见渠水、鸳鸯白鹏,宫室内外人物活动丰富多样,建筑楼阁台榭、栋宇彩绘与山石花木穿插其间,构成有机整体。
艺术特色
- 构图:一排排的宫廷房屋从右向左贯穿于画面,房屋一半只露于画面上,未画出房顶,增大了画面的横向空间,体现了仇英对 “界画” 的高超造诣,楼台殿阁、画栋雕梁造型美,具备古雅厚实之趣。
- 人物:人物形象与背景完美融合,使画面有情节性且人物形象丰满。众多仕女欢乐地参与各种休闲活动,服饰含蓄蕴藉,追求幽淡高雅格调,具有 “雅俗共赏”“文质相兼” 的艺术特色。
- 设色:采用工笔重彩笔法,整个画面鲜丽雅致,利用红色搭配,使仕女服饰、生活用品等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色,错落有致,还采用特有的青绿山水画法,融合渲染、点皴等技法,红与绿融合,再以朱红暖色调宫殿为背景衬托,让画面充满朝气和欢乐。
- 线条:总体特点是细而略有变化的线条,用细线准确塑造形体,女性角色用细而匀的线条勾勒面部,突出仕女柔嫩娇美的特点,仕女服装线条用细微变化和动势,勾勒出服饰轻盈飘逸的特点;男性角色面部线条更粗犷有力,服装线条也更遒劲有力,转折和提按明显,突出人物特点,与建筑和山石树木的用笔和皴擦形成对比,使整幅画卷层次丰富。
文化意义
- 审美体现:画题 “汉宫春晓” 概括了绘画的题材与内容,表达了仇英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,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观念和趣味,主观意趣与自然之境相结合,整体渲染出娴雅幽然的境界,处处显示着人们积极向上、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。
- 历史价值: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面貌,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和审美趣味,为后人了解古代宫廷文化、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宝贵的视觉资料,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横幅全卷
分段